散文朗诵《端午是首抒情诗》

端午节

作者:马亚伟
朗诵:姜林杉

端午是首抒情诗

每至端午,人们用粽子、龙舟、菖蒲、艾草、白芷、雄黄酒等,把节日演绎得风生水起。

作家汪曾祺说,民俗,是一首民族的集体抒情诗。我以为,这是一个绝佳的比喻。一个人,不管平日里多么单调和乏味,到了某一个节日,他就会变得优雅和浪漫起来,连脚步都会放慢许多。我们中国的节日,多得像春花,此开彼落,点缀着平淡的生活。因为有了这些节日,日子便活色生香了。端午节,调动了我们所有的智慧和想象,这首抒情诗,深情而真挚,丰富而浪漫,热烈而温馨。

端午节的习俗各地不一,但是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各地相同。吃粽子的习俗,是为了纪念屈原。作为诗人的屈原,是中国文人精神血脉的源头。台湾诗人余光中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汨罗江水,使锦绣中华的璀璨诗篇,源远流长。从古至今,不知多少仁人志士有着挥之不去的“屈原情结”。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百姓们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唐代文秀《端午》诗说:“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记得很小的时候,母亲一边包粽子,一边给我们讲屈原的故事。小半天工夫,粽子熟了,剥开一个尝尝,粽香四溢,绵软可口,真好吃。一边吃着粽子,还感动着屈原的故事。其实,很多故事和民俗,都是在厨房里,被母亲们代代相传的。

吃粽子的习俗延续至今,已经演绎出了异彩纷呈的“粽子文化”,现在的粽子花样翻新,做法各异。而唯一不变的,是我们对粽子源头的解读。这里面,有我们民族最为真挚的爱国情感,也是我们民族善良坚韧和深情厚谊的体现。自古以来,我们就把那些舍生取义的人作为我们的精神向导,这一点体现在很多民俗的细节里,我们的心灵也因此纯净而丰盈。

另外,端午节很多地方有赛龙舟的活动,也是为了纪念屈原。

端午节,又称重五,所以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有的地方有吃“五黄”的习俗,五黄指黄瓜、黄鳝、黄鱼、咸鸭蛋黄、雄黄酒。记得汪曾祺的散文《端午的鸭蛋》中写道:“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顿时,我的口水就下来一大串。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家乡的眷恋,端午,留下了多少美好诗意的记忆啊!

端午节,有的地方要插“五端”,“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用来驱毒祈福。儿童们要佩带香囊,用红、黄、蓝、黑、白五色丝线,系在脖项、手腕或足踝上,里面装着芳香药物,以祛五毒。所有这些,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一种祈愿。

艾草摇曳,粽叶飘香,龙舟待发……端午节,从两千多年前的岁月之河上款款而来,抒情诗一般深情热烈。行走在生活的韵脚上,让美好的主题绵延而去,留下一页页难忘的篇章。

艺术家简介
马亚伟 (作者)

马亚伟,河北保定人。期刊、副刊作者,写作至今已发表900余万字。笔名王纯,文心等。作品风格清新淳朴,细腻雅致,以情动人。《思维与智慧》《文苑》《启迪与智慧》《特别关注》等杂志签约作者。作品见于《读者》《青年文摘》《意林》《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羊城晚报》《大公报》等报刊。

朗诵网指数:热度 [667],亮度 [667],密度 [1]
姜林杉
姜林杉 (朗诵者)

姜林杉(姜虹) ,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江苏省“四名人才”“名主持人”获得者,江苏省播音主持委员会副主任、播音指导、普通话测试员、语言表演考级考官,“全国优秀作文选”“小学语文课文”“美德少年”等刊物书籍示范朗读者,著有《金话筒为你读——美文美诵100篇》《口才与朗诵——综合训练手册》(启蒙篇、基础篇共6册,针对幼儿和中小学生)《口才与朗诵——综合训练汇编》(针对艺考生、师范生、教师和成人爱好者)等。

朗诵网指数:热度 [90.3万],亮度 [501],密度 [1806]
我要打分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