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父亲不是“最佳演员”》马亚伟 朗读:姜林杉
《哪位父亲不是“最佳演员”》马亚伟 1 看电视公益广告:女儿打来电话问父亲:“爸,家里都挺好的吧?”父亲语气轻松地回答:“挺好的。”“我妈呢?”你妈呀?你妈跳舞去了!我们都挺好的,你放心吧。啊?你忙啊,忙就挂了吧,我也要出去下棋了。”其实,他是要去医院照顾生病的老伴,怕女儿担心,才演了这样一出戏。 那位父亲的“演技”真不错,本来遇到愁事正心烦,却能通过轻松的台词“挺好的,你妈跳舞去了”,让女儿信以为真。其实,哪位父亲不擅长“演戏”呢? 记得小时候,父亲陪我们做游戏,他扮大马,伏在地上让我们骑;他扮“敌人”,“中枪”倒地逗得我们哈哈大笑;他扮仙人,送给我们神秘的礼物……为了儿女,父亲真的是全能演员。2 我不由想起我的父亲,也是位“演技超群”的演员。那年,父亲种了很多西瓜,还获得了大丰收。父亲就找了汽车,去外地卖西瓜。几天后,父亲回来了,兴奋地对一家人说:“出去这一趟,赚了钱了!”说着,还把给家人买的礼物一一拿出来,虽然都是简单的小东西,但我们很开心。因为学费问题正打算退学的我看到父亲很有成就感的样子,安下心来学习。母亲因为有病一直拖着,现在也舍得去看病了。就这样,一家人过得很开心。到了那年秋天,父亲才说,其实,那次出门去外地,正赶上下暴雨,西瓜烂掉了大半,亏大了。那些西瓜,是瓜园里近三分之二的收获。因为怕家人担心,父亲只好借了别人的钱,回到家“打肿脸充胖子”,哄得一家人信以为真。后来,父亲种的桃子丰收了,卖了钱,把账还清了,才敢告诉家人。3朋友也说起他的父亲。那年,他父亲在建筑工地上班,中午管一顿饭。每到周三中午,父亲都会带回两只肉包子,给他和妹妹吃。工地每周三都会“犒劳”工人,让他们吃肉包子。他父亲说:“那天的肉包子管够呢,想吃多少就吃多少!”父亲每次都把肉包子带给孩子们吃,他看着孩子大口大口吃着,开心地笑了。他说:“爸爸,你也吃吧!”他父亲说:“我早吃饱了,今天的肉包子管够呢!我吃了三个大肉包子,真好吃!”说着,他父亲还打了个饱嗝,然后笑着说:“现在打嗝都是肉味的!”他和妹妹觉得父亲真是有福气,可以美美地吃一顿肉包子。多年后,他才知道,其实父亲只发两只肉包子,舍不得吃,带回来给他们吃。但是,他的表情、动作、语言,分明是吃饱了肉包子的样子啊!父亲的“演技”太好了! 4还有位朋友说起了她父亲更加离谱的做法。那年她高考落榜,窝在家里不肯出门,甚至想死的心都有。家人都劝她复读,可她实在是没信心。有一天,她父亲请来一个算命的。算命的煞有介事地为家里所有的人都算命,她亲耳听见算命的算出她家很多准确的情况,不由佩服他算得准。轮到给她算了,算命的说:“你是天上的文曲星,要中状元的,前途一片大好!”她的父亲听了很高兴,殷勤地为算命的递烟倒水。她受到这样的心理暗示,去复读,真的就考上了大学。后来她才知道,“算命的”是父亲雇来的,两人提前就谋划好了,像演双簧一样,演出了这样“荒唐”而让人流泪的一出戏。 5 其实,世间的哪位父亲不是“最佳演员”?爱是他们创作的源泉,他们一生中总会自编自演那么几出好戏,让我们想起来,又想笑,又想哭。
作者:马亚伟,河北保定人。期刊、副刊作者,写作至今已发表900余万字。笔名王纯、文心、水云飞等。作品风格清新淳朴,细腻雅致,以情动人。《思维与智慧》《文苑》《启迪与智慧》《特别关注》等杂志签约作者。作品见于《读者》《青年文摘》《意林》《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羊城晚报》《大公报》等报刊。
好的,多谢了
@文之吟,老师好,文章的标签请直接使用艺…
作为朗读的背景音乐,除非主题贴合、能起到…
一篇优美的散文
这篇作品的选的背景音乐太随意,换成节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