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字如面 作者李峻 朗诵海韵
你有多久没有动笔写过一封信了?你又有多久没有收到一封带着温度的信件了?
杜工部有诗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千百年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其实,何止是“烽火年代”,即使是和平时期,书信也是沟通情感的重要媒介,弥足珍贵。
因为父母在外地工作,我可能比同龄人更早地接触到书信。小时候在外公外婆家长大,刚学会认字不久,外公就开始教我给父母亲写信。一封封家书,连起了远隔千山万水的父母子女最纯朴的牵挂。
高考前夕,叔叔曾经多次给我来信,为我加油鼓劲。今天想来,心中仍然充满了满满的暖意。“但行耕耘,莫问收获”,这是高考前叔叔给我的一封信中提到的一句话,它给年少的我留下了如此之深的印象,以至于多年后的今天,依然记忆犹新、铭刻在心。虽然无法做到时时遵行,但也须臾不敢忘却。
进了大学,旧日的同窗好友天各一方。当时的通讯手段远没有现在发达,书信自然而然地成了大家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重要方式。写信寄信、等信读信,介绍自己的情况,了解异域的风情,一封封飞鸿往来,牵起的是浓浓的友情。
如果与哪位异性朋友有了朦胧的好感,书信无疑是最好的媒介。那时的人们含蓄腼腆,说不出口的情感,就写进信笺里吧:透过模模糊糊的语句,去参悟隐藏在字里行间背后的情感,那种期盼与悸动,不是从未写过信的人可以体会得到的。
除了信中的词语,当时的人们还会在信封信纸的细微之处做做手脚,用以传达难言之情:比如邮票倒着贴,可能代表的是说不出口的爱慕之语;信纸认认真真地折叠成异形,也许寄出的就是那份千千纠结的情感。要是哪天信封背面多了一行小字注明:“内有相片,请勿折”,估计很多少男少女拆信的手都会颤抖!
有一段时间在练字。特意去买了美工笔和坚排信笺,模仿古人用毛笔竖写信件。一列列故作飘逸的字迹,一句句半文半白的词语,今日再看也许稚嫩,但它代表的或许就是当时的少年情怀、书生意气,一个无法重来、不可复制的年代。
在那个少有电话、没有网络的时代,书信是人们同远方亲友沟通的重要纽带。每到邮差送信的日子,人们最开心的事就是从一堆书信中找到自己的名字——“某某亲启”。拿到信后,有的人会小心翼翼地剪开封口,外表的平静掩饰不住内心的波澜;有的人会兴高采烈地抢过信,猛地一撕,清脆的声音尽显收信人的激动之情;有的人则会轻轻拿过信,缓缓贴在胸口,仿佛信封上还存有对方的余温……
书信在西方被称为“最温柔的艺术”。木心先生在《从前慢》中这样写道:“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一封或简短、或冗长的书信,带着内心深沉的思念越过云山雾水,轻轻地飘落在收信人柔软的内心,那一刻字里行间荡漾而出的,是一份最真的情、最执的念和最纯的心。吴越王写给回娘家的王妃的信“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仅九字,但平实温馨,情愫2尤重,是我见过的“最美情书”;《傅雷家书》中父亲的思绪跨越了十几载光阴和千万里关山,字里行间透出的不仅仅是对爱子的叮嘱关抚,更升华出了爱祖国、爱民族的赤子情怀和凝聚其中的人格魅力,让人掩卷动容、不能释怀;《查令十字街84号》中讲述的那段经由鸿雁传书建立起的跨越大西洋、长达二十年的异国情谊,读来使人感动莫名,潸然泪下。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渐渐用上了手机、电脑、平板,拥有了太多能在瞬间与他人取得联系的方式,不仅能看字,还能闻声、见影。但同时,我们也失去了那种为了“亲启”而经历的漫长等待和“见字如面”时的无言感动。利用更便捷的手段与人沟通,诚然是最经济、最高效的方式,也是社会不断进步的标志之一,但手写的书信却充满着与众不同的温度。不同的字迹,展现出的是对方在写信时的种种心境:那些字迹潦草的,不是漫不经心,就是神色匆匆;那些笔迹工整的,则表现出对收信人的默默思念和尊重。看到了对方的文字,体会到了对方的心境,就如同与他面对面倾诉一般。此时,书信的内容似乎已经不那么重要,那些透过纸背传递的也许就是两个词:在乎、怀念。书信所承载的情感因素和附着其上的厚重积淀,如同经历了时间孕育的美酒。那种写信时的纸短情长、等信时的秋水望穿、收信时的见字如晤,是任何现代通讯工具都无法替代的:它也许会淹入漫漫的时代长河,但那一张张信笺中流露出来的浓浓深情,却永远都不会过时。将自己的心绪写下来,寄给远方思念的人,这不也是一种美好的沟通方式吗?
一桌一椅、一笔一纸,心静如水、神思悠远。今夜,趁着月色正好,重新拿起久违的纸笔,给远方的亲人和朋友写封信吧,那最本色的笔迹、最温暖的文字,或许会给他(她)带去意外惊喜和无尽的思念!
好的,多谢了
@文之吟,老师好,文章的标签请直接使用艺…
作为朗读的背景音乐,除非主题贴合、能起到…
一篇优美的散文
这篇作品的选的背景音乐太随意,换成节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