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作者:张爱玲
赏析作者:六把刀
朗诵:谛听
曾听人说:“它,像魔障,墓地,梦魇,漩涡,一园迷人的罂粟花,吸引着我,让人喘不过气来,为之疯狂,几近崩溃。 ”它就是张爱玲,就是上个世纪40年代上海那座沦陷区的废墟上绽开的最美的一朵罂粟花。
张爱玲小的时候过得非常艰难,母亲在她四岁的时候就离开了她,后妈和她的关系一直不好,父亲由疼爱变得粗暴,家境也越来越差。张爱玲,一个曾经的贵族小姐,在时世的激烈动荡中,艰难地生存着,压抑地生活着,她渴望着能有一天,有属于自己的爱情和家庭,有属于自己的理想和自由。
《秋雨》是张爱玲15岁时所作。在一个忧郁的雨天,创作出如此忧郁的情调。透过玻璃窗看到的世界是灰白色的,天地间挂满银灰色的蜘蛛丝,阴沉压痛了胸口,仿佛呼吸都有困难。秋雨封锁了大地,忧郁也封锁了作者的心。无论园子里的花草曾经多么灿烂,都已成为过去。园子无人关心,无人打理,像古罗马的建筑遗迹一样躺着,无声的寂寞。唯一的洋水仙也好像在诉说着悲哀,仿佛是张爱玲此时的写照。充满了黯然,寥落的空间,唯一萌芽的一束希望之光,仅是那株低矮的无人问津的桂花树。如今的我们设想窗外的雨景,有些失落,有些迷茫,慢慢代入作者的角色,感受着这屋外的一切。当时的张爱玲是什么的心情?为何年轻的生命承载着如此沉重的悲痛?这是现在的我们无法想象的,因为这份痛苦只属于经历过的人。读者读着张爱玲的文字,原本愉快的心情也会被感染,消失得无影无踪。她的文字仿佛有一种魔力,能钻入人的心扉,悲伤的影子久久徘徊,也没有力气抗拒。对过去的生活彻底失望后,张爱玲的心无所寄托,悲伤渗透纸张。只有默默看着那“桂花”,这份“透露出一点新生命萌芽的希望”算是作者心中的安慰吧。
全篇没有一个愁字,但表达的感情如一江春水般。张爱玲童年的苦闷无法也无处倾述,唯有借助手中的笔,在对秋雨的叙写中,倾诉她一颗稚嫩而又伤痕累累的心。天空落下的雨,像是张爱玲心中无法流出的泪水,欲哭无泪的痛苦才是真正的悲哀。
读着《秋雨》,不由令人想起她的“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而我们也从中探寻张爱玲的内心世界。
秋雨
张爱玲
雨,像银灰色黏湿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天地是暗沉沉的,像古老的住宅里缠满着蛛丝网的屋顶。那堆在天上的灰白色的云片,就像屋顶上剥落的白粉。在这古旧的屋顶的笼罩下,一切都是异常的沉闷。园子里绿翳翳的石榴、桑树、葡萄藤,都不过代表着过去盛夏的繁荣,现在已成了古罗马建筑的遗迹一样,在萧萧的雨声中瑟缩不宁,回忆着光荣的过去。草色已经转入了忧郁的苍黄,地下找不出一点新鲜的花朵;宿舍墙外一带种的娇嫩的洋水仙,垂了头,含着满眼的泪珠,在那里叹息它们的薄命,才过了两天的晴美的好日子又遇到这样霉气薰蒸的雨天。只有墙角的桂花,枝头已经缀着几个黄金一样宝贵的嫩蕊,小心地隐藏在绿油油椭圆形的叶瓣下,透露出一点新生命萌芽的希望。
雨静悄悄地下着,只有一点细细的淅沥沥的声音。桔红色的房屋,像披着鲜艳袈裟的老僧,垂头合目,受着雨底洗礼。那潮湿的红砖,发出有刺激性的猪血的颜色和墙下绿油油的桂叶成为强烈的对照。灰色的癞蛤蟆,在湿料发霉的泥地里跳跃着;在秋雨的沉闷的网底,只有它是唯一的充满愉快的生气的东西。它背上灰黄斑的花纹,跟沉闷的天空遥遥相应,造成和谐的色调。它噗通噗通地跳着,从草窠里,跳到泥里,溅出深绿的水花。
雨,像银灰色黏濡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