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第十六卷《错误》

错误,女人

作者:白落梅
朗诵:伟大的战士

一个人在梦里,总是梦见丢东西,那是因为他害怕失去。我们每一天都在丢失,都在错过,失去潺潺如流的时光,错过青葱华年里美丽的相逢。生活于许多人来说,总是会怪怨得到的太少,失去的太多,快乐的太少,悲伤的太多。人有时不如一株草木,草木会一生感恩阳光和雨露给予的温润岁月,而人在失落之时,会全然忘记花好月圆的甜蜜与幸福。这一次,仓央嘉措是真的失去了。他一直担忧秘密有一天被人发现,于是用真真假假的身份掩饰自己的行踪。可愈是惧怕的事,就愈会发生。他相信了雪花的晶莹,那些清晰饱满的颗粒,落入了他的诗句,同时也背叛了他。他终是无悔,曾经立过誓言,为了爱,可以放逐天涯、凄凉遗世。

端坐在庄严的大殿,面对佛的慈祥,他将额头紧紧地贴在殿堂的砖地上,不是为了祈求佛的饶恕,只是想告诉佛,他真的是无意。无意背叛,无意辜负,原本打算一生为佛,在富丽堂皇的宫殿,面对永不消失的朝圣者,为他们讲经说法,为他们无私奉献。无奈情难自已,这妙不可言的圣境,抵不过琼结姑娘一朵温柔的笑靥。他需要的是和心爱姑娘居住在一处小小的世外桃源,安于良田菜地自给自足。没有城市的繁华喧嚣,只有淳朴的民风,过着不知道朝代几时的日子。对于世间风景,我总是会有一种难言的向往。有些风光,或许一生都无缘相见。但是可以在某本书中,某张相片里,或某个人的言谈间,有一番知遇的邂逅。也算是圆梦,也可以得到精神的满足。每当我想起仓央嘉措,就会看到苍茫无边的雪域高原,那段风景,在我心中镌刻成一幅静止的画。无论在何时何境,我都可以穿越摩肩接踵的人流,与之邂逅,和一个隐藏起来的灵魂对话,表达我的敬意与祝福,感动与珍惜。

秘密被抖搂的那一天,年轻的活佛仓央嘉措比以往都要平静,无论情感的路程是否走到尽头,至少他还拥有现在。他在摇曳的灯光下诵读经文,书写情歌。如果有一天他真的一无所有,这些情歌将会像风一样从高高的殿宇飘飞而出,越过雪山荒原,蔓延至青藏每一个角落。无论是集市中、酒馆里、毡房内,草原上多情的人们都会为之传唱不息。因为有爱,才会有慈悲和宽容。每一朵莲开,都需要情感的浇灌;每一盏酥油灯,都需要温暖来点燃;每一个人,都需要菩提来度化。这个夜晚,仓央嘉措听到自己的歌声被篝火点燃,酥油的清香漫溢在透明的天空。那些转经筒就这样不知疲倦地日夜摇晃,它们的本意是好的,带着许多沉沦誓界的人,远离纷扰。仓央嘉措是喜欢这里的,如若生活可以不受束缚,如若日子可以掺杂爱情这道调味品,他甘愿一生陪伴佛,奉献所有的思想。然而人生就是会有这么多的不尽意,他要面对的终究还是抉择。倘若你选择了冷傲的寒梅,就意味与清凉的莲荷无缘。倘若你选择了阳春白雪,就意味着失去晚秋枫林。

以为不过是一个年轻人对爱情的执着,一时迷了心性,只要从此严守清规,他依旧是布达拉宫无比尊贵的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不知道,自己的任性与多情成了拉藏汗用来讨伐桑结嘉措的完美借口。他对佛祖的反叛,成了拉藏汉手中用来对付他的利刃。倘若他只是一个平凡的百姓,纵是犯下滔天大罪,也不过是以命相抵便罢了。但他不是,他是西藏政教首领,关系了万千民众。一起一灭,都是沧海桑田,一开一合,都是往事云烟。拉藏汗给远在北京城的康熙帝上书,指出他违反清规,欺瞒众生的劣迹,并阴狠地道出这样一个全无半点修行的浪子,不可能会是雄韬伟略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仓央嘉措只不过是第巴桑结嘉措当年找来应付皇上的一个冒牌货,是他用来独揽西藏政权的棋子。这几年,仓央嘉措是第巴桑结嘉措的傀儡,从不沾染政事。第巴桑结嘉措欺骗了天下大众,糊弄了大清皇帝,这样欺上瞒下的行为应该接受严厉的处罚。

一句不是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说得那么响亮,仿佛已是罪证确凿,不容狡辩。这个奏章令康熙皇帝有所动摇,当年第巴桑结嘉措对五世达赖之死匿不发丧整整十五年,之后是因为康熙察觉,他才寻回转世灵童,举行了坐床典礼。如今拉藏汗的奏本不得不令康熙怀疑仓央嘉措的真实身份。难道桑结嘉措真的胆大妄为,隐瞒了转世灵童的真相?用民间找来的一个莫名的少年,充当了活佛?在真相弄明白之前,睿智的康熙并没有听信拉藏汗的片面之词,他派了使者前往西藏查访这位年轻活佛的真假。当使者看到气宇不凡、聪慧过人的仓央嘉措时,疑惑似乎有所更改。使者上书回报了康熙:“此喇嘛不知是否是五世达赖化身,但确有圆满圣体之法相。”并附上流传在拉萨城的这位活佛的情诗,那么美好的诗句,动人心魄,是毒,也是药。难道他真的是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难道他的浪子行为只是因为佛动了凡心?可是佛可以动凡心吗?

仓央嘉措,这个违反清规的活佛,本该接受戒律的惩罚。可为什么他的情诗,这样地暖人心意,那不是晦涩难解的经文,不是乏味虚无的道章,而是用生命和激情演绎的感动,是来自灵魂的召唤。开始有柔弱的心为之动容,他犯下错,似乎并不是那么罪无可恕。或许每个人心底都荡漾着柔情,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刻骨铭心的人,或许仓央嘉措的劫数也是世人的劫数。只是错终究还是错,每一个犯过错的人,都要为自己的错误承担后果。尽管康熙没有立即对仓央嘉措做出惩罚,但是第巴桑结嘉措却不敢再容许他的任性妄为。而布达拉宫仿佛已经锁不住他那颗为情放浪的心,桑结嘉措往日对他松懈的管束,导致了仓央嘉措的叛逆与日俱增。这匹被放纵的野马,脱缰而去,如今该如何将他收服?

无奈之际,桑结嘉措只好求助五世班禅罗桑益西,他希望仓央嘉措会听从班禅的规劝,将他从滔滔情海里拯救出来。等到醒转后的那一天,也许仓央嘉措会发觉,世界真的可以焕然一新。事实上,桑结嘉措比任何人都明白这个孩子有多么倔强,又是怎样地情多。但桑结嘉措已经别无他法,拉藏汗岂会对他们善罢甘休?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是历代班禅喇嘛的驻锡之地。五世班禅罗桑益西对仓央嘉措惊世骇俗的做法亦有所听闻,他要将其规劝,为仓央嘉措受比丘戒。他不希望看到这位年轻的活佛,为情断送前程,走向深不可测的泥潭。活佛的迷乱,将会令整个黄教风云变幻,那时候,面对沧浪滚滚的局势,谁还能力挽狂澜?

1702年,二十岁的仓央嘉措,在日喀则游荡。扎什伦布寺在阳光下闪耀璀璨的光芒,它直指蓝天,似乎提前知晓天机,迷离的光影,照见了仓央嘉措内心起伏的波澜。而他的面容平静淡定,仿佛来此受戒的是一位与他漠不相关的僧人。跟随在他身边的上师见他异样的神情却心生不安,因为他们不知道这位年轻的活佛,到底在想些什么。他的沉默,犹如西边缓缓下沉的落日,带着一种遗世的孤独和寂寥的决绝。今夜的我,开始为一个叫仓央嘉措的名字不安。读过他的情诗,我已明白,他此生再也不能脱离情海,尽管他的魂灵很努力地向佛靠近。我曾许过诺言,此生只做凡俗中的女子,来世再听佛诉说禅音。可此刻我却想做布达拉宫的一个无名朝圣者,独行在悠长的石阶。要么跳出红尘万丈,与他共赴菩提道场;要么为他在最深的红尘内,对镜理红妆。

我要打分

您需要 登陆 后,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