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转载自李红岩先生的《诗歌朗诵技巧》,仅限于站内用户交流使用。
古体诗,“包括乐府等,长短不拘,句势不定,可以较自由地抒情、叙事,韵律也不那么严格”。
在这种情况下,朗诵起来似乎所受的约束没有那么多了,但同时却必须根据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感情的变化,加强整体和细节的处理,特别是要在了解背景、确定基调、规中求变和体现诗风等方面做一些工作。
一、了解背景
古体诗形式相对自由,没有了格律诗那样严格限制的同时,却也失去了格律诗固有形式提供给我们的创作惯性,因此在进行古体诗朗诵前须要做更多的准备工作,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对于某些没有明确表明心迹的诗歌朗诵创作非常有帮助。
具体来说,了解诗歌创作背景的原因可以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容量丰厚
中国古典诗歌虽然总的来说都相当精练,富于概括,但其容量却并不小,这在古体诗中体现得更加明显。
古体诗除了像格律诗一样有辞约义丰的特点以外,其篇幅也相对较大。比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八十八句共六百一十六字,与现代的文学作品相比似乎文字并不多,但在古典诗歌体裁中也属篇幅较大的了;同时,在这样的一个篇幅里面,诗歌竟还可以分为送客、弹琴、讲诉、感怀等几个部分,不仅描写了旧日乐妓精湛的琵琶演奏技艺,倾听乐妓叙说身世,而且还抒发了诗人心中的酸楚愤懑。如此,对于朗诵者来说,难度自然就加大了,朗诵前的准备工作也就须要做得更多。
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包括了解诗人的经历,对于全面把握诗歌的主旨,具有很大的帮助。我们在欣赏阅读古典诗歌时,总喜欢看一看诗人的生平介绍,熟悉一下诗人在创作诗歌时的处境和心情,这往往会使我们很快把握住诗歌的精髓,甚至于在朗诵时可以与诗人的心理和精神世界瞬间贯通,在理性分析和感性了悟两个方面达到进行诗歌创作的最佳境界。
(二)题材众多
言志抒情,这在格律诗中体现得最为明显,这与诗歌体裁本身有关系,同时也与其篇幅有关。这也引出了另外一个论题:随古体诗解除了篇幅的限制,其表现的题材日益丰富,除了常见的言志抒情以外,还大量出现了叙事诗,如《木兰诗》、《长恨歌》等,有的诗歌情节曲折,人物鲜明,这都须要花费相对较多的笔墨。
与之俱进的是言志抒情类的诗歌,这类诗歌较之格律诗也有很大的不同,单纯的言志抒情诗当然有,此外还有就景抒情的诗(如《敕勒歌》)、借景抒情的诗(如《登幽州台歌》)、边叙述边抒情的诗(如《兵车行》),等等。
所涉及的题材众多,要求朗诵者对于相关的背景、知识要有一定的了解,而且这种了解不厌其多,朗诵者储备的相关知识越丰厚,处理起诗歌来就会越轻松、越到位。(三)手法灵活由于古体诗容量丰厚、题材众多,写作手法也就更加灵活。叙述、抒情、描写等手法都可以运用,而且运用的方式也比较灵活,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穿插进行。
比如,《木兰诗》几乎是从头到尾进行叙述的。诗歌写了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从忧虑父亲、决心从军、十年苦战、谢绝恩赏到归乡见闻等,事件发展的脉络清晰,叙述语言平实流畅,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没怎么抒情,但我们却可以体会到木兰的心理状态,感受到诗歌内在的情感律动。其中,把握女儿替父从军这一主要事实是进行朗诵创作的关键。
再如,《长恨歌》则是叙述、描写和抒情穿插进行的,各种手法综合运用,虽说较为详细,但是如果我们不了解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则对于某些文字依然有不甚了了之感,也就不能在各种手法穿插运用的过程中把握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