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诗歌朗诵技巧-第四章 诗歌朗诵整体创作-交流互动

诗歌朗诵技巧

诗歌朗诵技巧

声明:本文转载自李红岩先生的《诗歌朗诵技巧》,仅限于站内用户交流使用。

一部作品的艺术性是要从整体的角度进行观照的,在此基础上力求使各个细节臻于完美。特别是在整体美与细节美发生冲突时,要宁可舍弃细节美而选择并强化整体美,这应该是艺术创作的一个通例。这一思想是很重要的,历来的艺术家们都非常重视塑造整体形象,画家重视经营位置,书法家重视作品的章法,这些都是明证。

据说雕塑艺术家罗丹曾经雕刻了一座巴尔扎克的塑像,作品很精彩,但是朋友们在称赞雕像的同时,尤其推崇雕像的手,认为手的雕塑是最成功的。这些称赞触动了罗丹的神经,他毅然举起斧头砍掉了雕像的手,并且解释说,这手的塑造吸引了大家太多的注意力,从而影响了大家对整部作品艺术魅力的欣赏,因此,从手的局部来说是成功的,但从整体角度来说却是失败的。

重视整体也是东方人特别是中国人很具特色的思维方式。这种很具有民族特色的思维方式有着上千年的传统。《淮南子》说,“绣以为裳则宜,以为冠则讥”,意思是“在衣服上绣上花是美的,如果在帽子上绣上花就要被人笑话了。这就是说,把个别特征、个别形状(线、形、色等等)孤立起来,是无所谓美丑的。美丑在于整体形象”。马致远在词《天净沙.秋思》中并没有直抒其惆怅的心情,而只是用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名词,但这些名词代表的孤立的意象叠加在一起以后所构成的景象却把作者的心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这就要求朗诵者在进行创作的时候要注重这些意象的整体色彩,要在一个统一的基调下进行艺术创作。而欣赏者也是从整体的角度去欣赏和接受一部作品的。

所以说,我们评判一部朗诵作品的好坏,往往不只是从声音、局部的技巧出发的(当然,声音缺乏美感、技巧拙劣是很难进行好的朗诵艺术创作的)。从声音角度讲,整体性体现在情、声、气的结合上;从语言表达角度讲,整体性体现在内部情感与外部技巧的结合上;而从整个朗诵艺术作品角度讲,整体性体现在语言、体态、站位、配乐、舞美等多种要素的结合上,体现在朗诵者独特的艺术风格上等等。

下面从整体角度谈一谈诗歌朗诵的整体创作。

一、交流互动

交流互动,指的是朗诵者在进行诗歌朗诵艺术创作时与听众之间进行的主题内容、情绪情感、审美情趣的相互沟通与影响。朗诵者在进行诗歌朗诵艺术创作时,要使诗歌的主题内容达于听众之耳,要使听众感受到自己的情绪情感状态,要使自己与听众在审美情趣的层面达到共识并进而产生共鸣。这样的朗诵对于朗诵者来说才算真正进入了创作的层面,对于听众来说才算真正对朗诵艺术进行了欣赏,朗诵艺术的魅力才能真正体现出来。

交流互动重在交流,没有交流就谈不上互动,谈不上诗歌朗诵创作的欣赏性和大众性。而交流的主要一方是朗诵者,我们不能借口听众不懂得欣赏而降低对自己朗诵功力的锤炼。对于朗诵者来说,要在以下几方面加强朗诵中的交流:

(一)发自内心的对听众的关注

发自内心的对听众的关注实际上包含了三重意思:

第一重意思是朗诵者要明确交流的对象。诗歌朗诵的交流对象是听众,没有听众的欣赏,也就失去了当众朗诵的必要。

但实际上,并非在朗诵现场有听众的存在,就能保证朗诵者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时时刻刻意识到听众的存在。比如,在对诗歌内容不是很熟的情况下,朗诵者的主要注意力都在回忆诗歌的文字上,害怕丢词、忘词,这时,在朗诵者的意识中就没有了听众的位置;而听众眼里的朗诵者也就变成了一个在现场边想词边出声的背诵者。交流更无从谈起。

因此,明确交流对象,要求朗诵者在意识里有能力时刻想着听众,注意听众的反应,并引领着听众共同进行诗歌朗诵艺术的欣赏。

第二重意思是朗诵者对听众的关注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对听众的关注不是口头的标榜,也不能停留在外在形式的所谓交流上,发自内心是交流的出发点和根本点。

发自内心是进行创作的一种动力,诗歌朗诵所具有的欣赏性、大众性和号召性应该是朗诵者在进行创作时就自觉遵守的属性。朗诵者自己觉得作品具有美感,具有感染力和震撼力,其创作才是主动的和积极的;朗诵者认为朗诵有必要在大众中进行,他才有可能在各种各样的场合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中;朗诵者确信作品能够在听众中引起共鸣并产生积极的作用,他才有可能在面对广大听众进行创作时信心十足,激情澎湃。

第三重意思是朗诵者要切实关注听众的反应。听众的反应是朗诵者对自己的创作时时进行检验的标准。听众有了相应反应,说明朗诵创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听众的正向反应,是对自己已有创作的肯定,它会激发朗诵者更大的创作热情,并沿着既有的创作方向继续前行;听众的逆向反应,是对自己已有创作的质疑,这应引起朗诵者的注意,如果认为自己的创作道路没有问题,那就要强化自己的创作意图以便引领听众朝着自己设计的创作道路前行,如果意识到是自己的创作道路有问题,那就要试图调整自己的创作思路或创作方法,以便与听众的审美思想合拍。

关注听众反应的方法有三:事先前馈、现场反馈、后续总结。事先前馈,是对听众可能做出的反应的一种预测,以此对自己的诗歌朗诵创作进行设计;现场反馈,是自己在现场进行创作时对听众反应的接收、判断,以此进行现场应变性的调整;后续总结,是在朗诵创作结束后,对已有经验教训进行归纳总结,为以后的诗歌朗诵提供创作依据。

(二)体现在语感上的对听众的关注

内心对听众的关注还处于内省状态,它是必不可少的,但却不是全部,它还要在外在形式上有所显现,才能被大家感受到。体现在语感上的对听众的关注是重要的一环。

语感,是一个复杂的概念,简单说它是“语言的感受,……是对语言刺激的‘感之于外,受之于心’,是对语言运用的“情动于衷,声形于外’。语言是一种能力,是把接收、鉴别、储存信息和发出、丰富、驾驭信息全部融入语言感受中的能力。正因为这样,一个有较强语感的人,既有较高的鉴赏力,也有较高的表现力”①。

这里所说的语感因为需要体现对听众的关注,所以重点在语言的表现力上,要让听众在欣赏朗诵作品的过程中感受到朗诵者对自己的关注。

具体来说,关注听众的语感在停连、重音、语气和节奏等语言表达的外部技巧上都会有相应的体现。比如智利诗人聂鲁达《你的微笑》诗歌中的几句:

你需要的话,可以拿走我的面包,

可以拿走我的空气,可是

别把你的微笑拿掉。

诗歌的首句可以按照正常的朗诵习惯连贯地处理出来,但为加强与听众的交流,可以在说“你”字的时候强化与听众交流的欲望,就像与朋友谈话时呼唤对方一样,然后在“你”字的后面作一个较长的停顿,这个停顿会进一步引起听众的注意并加强交流的感觉。接下来的文字可以用稍快的语速表达出来,而到了“你的微笑”四个字时,语速再一次慢下来以示强调,同时也加强了交流的感觉。

须要注意的是,技巧的变化是以情感的变化和抒发为依据的,没有依据的技巧变化或者情感的分量不足或者技巧不能很好地表现情感变化时,朗诵者宁可去除技巧的雕琢,也不要用苍白的技巧去填补。

(三)体现在眼神上的对作品与听众的关注

外在形式上的对听众的关注有众多体现,包括上文提到的体现在语感上的对听众的关注,也包括体态语等辅助表达手段。体态语在下文会有相关的论述,这里重点谈一谈眼神的作用。

据有关研究显示,传送到人脑的信息中,有百分之八十七经由眼睛,因为眼睛是人体最主要的感觉器官。在面部传达信息的过程中,眼睛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这种无声的语言甚至比有声语言更富有感染力。

许多听众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当现场朗诵的人达到创作的深层境界时,他的眼神是非常富于神采的,眼光明亮,视线专注,目光中充满了期盼和诚意;他似乎在与每一个人交流,又似乎只与你一个人在进行交流。

而此时的朗诵者则多会有这样的感受:他会认为自己与每一个听众之间的距离都消失了,尤其是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消失了,他在大声地朗诵,但却像在对着听众的心灵之门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他会盯着某些观众甚至是某一个观众,但观众的任何举动都不会左右他的视线;他的视线极具附着力和穿透力,其视线会附着在他认为有必要多作停留的方位上,并穿透他与听众心灵之间的搴间。

同样,这种体现在眼神上的关注也是发自于内心的,但却必须由眼神的关注来实现。那种视线游移不定、不与听众进行眼神交流的朗诵者往往是心不在焉,最终也将失去自己的听众。

我要打分

您需要 登陆 后,才能发表评论。